白澤湖鄉龍華村三舉措助力“宜業工坊”創建
日期:2023-10-24 10:48:26 來源: 點擊:
白澤湖鄉龍華村充分發揮農村資源稟賦,依托就業幫扶車間、幫扶基地等載體,在原扶貧車間等基礎上因地制宜建設“宜業工坊”,推進產業融合、促進農民就近就地就業。通過三舉措助力“宜業工坊”創建。
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認識“宜業工坊”創建重要性。創建“宜業工坊”是增加農民工資性收入的需要、促進產業融合的需要、激發內生動力的需要、助力鄉村治理的需要。通過打造“宜業工坊”帶動群眾就近就業,穩定增收。
嚴循創建模式,準確把握創建“宜業工坊”的實踐要求。根據資源稟賦、產業基礎、人力資源等自身實際,在就業幫扶車間的基礎上,因地制宜建設“宜業工坊”,利用“產業賦能”模式,探索“基地+農戶”的模式引導周邊農戶到基地務工增收。
完善長效機制。幫助政策落實,積極對接幫扶單位優先采購“宜業工坊”農副產品,幫助“宜業工坊”經營銷售各類產品。為“宜業工坊”提供場地、培訓、宣傳、招工等保障服務,保證工坊健康發展,發揮聯農帶農效應。
龍華村脫貧戶聶某霞就在家門口的“宜業工坊”榮辰服飾里找到了一份稱心如意的工作。榮辰服飾從事運動休閑服裝的制造生產,產品主要外銷到新西蘭、澳大利亞等國家,目前吸納勞動者就業29人,脫貧勞動者就業7人。一個幫扶車間的建成運營,不僅幫助留守農村的老人、婦女、殘疾人等就業困難群體實現“家門口就業”,做到“務工、務農和顧家”三不誤,還緩解了企業“招工難、用工貴”的問題,更是發展農村產業,推動鄉村振興的生動實踐。
白澤湖鄉龍華村持續推進“就業幫扶車間”的建設和發展,帶動群眾在家門口就業,讓“小車間”點亮了鄉村振興的“大舞臺”。龍華村脫貧戶聶某霞在這個廠子上班已經一年多了,每月工資加上公益崗位補貼能有700多元,廠里工作方式比較靈活,可以帶回家做,也可以在廠里做,平時還能照顧家里,她希望能長期干下去。51歲的聶某霞是龍華村薛咀組人,她和丈夫均是肢體二級殘疾,無法從事重體力勞動,聶某霞在龍華村工作人員的介紹下,她來到這家工廠務工。目前該車間已帶動7名脫貧人口就業,該車間務工人員平均每月工資有2000元左右。
此外,龍華村還通過“產業載體+”模式,申報恒新生態公司為“宜業工坊”,安慶市恒新生態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坐落于安慶市宜秀區白澤湖鄉龍華村,占地面積500畝,總投資3600萬元,是一家集立體養殖、生態種植、休閑垂釣,循環利用于一體的農業現代化生態產業園。目前吸納勞動者就業37人,脫貧勞動者就業5人,崗位月平均收入2000元。
截至目前,龍華村2家“宜業工坊”申報成功,其中新建1家“宜業工坊”,1家由幫扶車間直接認定,實現了龍華村“宜業工坊”全覆蓋,為實現廣大群眾精準就業、就近就業奠定了堅實基礎。
(高國慶)
上一篇:白澤湖鄉月形社區:主題教育顯成效,為民辦事建新功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