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橫鄉:小社區做活集體經濟“大文章”
日期:2023-03-16 09:10:45 來源: 點擊:
身著白色大褂,頭戴藍色塑料帽,腳踩黑色地毯……3月10日上午,在宜秀區五橫鄉五橫社區食用菌大棚里,采摘工人們正在忙碌著,他們的身邊是一排排鋼架,鋼架上整齊有序地擺放著一個個圓柱狀菌棒,菌棒上一朵朵木耳破“殼”而出。
五橫社區居民陳增勝正是忙碌采摘人中的一員。“我們一天工作大概8個小時,目前的主要工作就是摘木耳。摘的時候,我們一定要挑大的摘,讓下面較小的木耳能有充分的空間生長,實現穩定的梯次采摘。”說起當下的工作,陳增勝講得頭頭是道。
“這是今天剛剛采摘的鮮品木耳,我們的木耳一般是通過自然晾曬的方式進行處理,晾曬完以后就由專業的工人把木耳打包稱重放進冷藏室儲存,等待合適的時機再進行包裝,然后在線上線下售賣。”該基地管理人員謝駿告訴記者,目前大棚每天有8名工人在此采摘,每天最多采摘5000斤鮮品木耳。“這些鮮木耳主要是自然烘干的,5000斤鮮木耳能產出500斤干木耳。干木耳市場價格比較高,大約每斤55元。我們一個采摘期能采收8000斤干木耳,產值大概40多萬元。”
談到基地的“科技含量”,謝駿更是津津樂道。除了這里工人們的穿著和基地內的現代化設施,他還特別指向大棚里一處處并不顯眼的澆灌噴頭說:“這個通過一部手機便可以實現遠程操作,自動澆灌、通風和保溫。”說到這些,該基地技術員龐澤舟接過話來:“這是可以遠程操控的智能噴灌系統,可以分澆,也可以統一澆,每次澆水的時間是一個小時左右,一天要澆五至六次。我們這里有8個大棚共15000個噴頭,采用的是霧化噴頭,更有利于木耳對水的吸收。”
“目前,這個食用菌基地主要種植桑枝木耳、平菇、香菇等,大部分銷往我們本市的蔬菜批發市場和周邊的農家樂。這樣一個基地,不僅能豐富我們安慶市民的‘菜籃子’,也讓我們社區集體經濟發展有了新的支柱產業。”五橫社區黨總支書記楊善文介紹,近年來,該社區立足實際、因地制宜,把發展食用菌產業作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有力抓手,充分發揮鄉村振興銜接資金的作用,發展種植周期短、見效快、經濟價值高、市場銷路好的食用菌。
據介紹,2022年,五橫社區流轉田地25畝用于食用菌生產基地建設,當年實現總產值70萬元,凈利潤20余萬元。2023年五橫社區爭取鄉村振興專項資金120萬元,擴建實施食用菌生產基地二期工程,主要培育各種食用菌菌棒,預計年總產值將突破130萬元。
“我們希望食用菌基地在帶動群眾實現就近就業的同時,還能發揮引導作用,讓更多的群眾發展食用菌種植,實現穩定增收。”楊善文說,“未來我們還將在此基礎上探索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新路徑,發展壯大社區集體經濟,帶動群眾增收致富。”
(全媒體記者 何飛)
上一篇:五橫鄉:“三八”婦女維權周丨法治大講堂進社區
下一篇:宜秀區五橫鄉楊亭村:嘗一口“龍山野茶“ 不負春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