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著力提升基層治理工作質量,積極探索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新路徑,大楓社區以“紅色網格”建設為抓手,探索實施“黨建+有事好商量”社區民主議事協商機制,助力引領社區多元共治,全面提升基層治理水平。
暢通渠道,構筑協商議事平臺。建立協商議事廳等,構建溝通機制,搭建協商議事平臺,采取來訪群眾說與入戶相結合,當面“說”與電話“說”,暢通居民議事反饋渠道。協商議事廳作為社情民意信息聯絡點,在開展協商活動、服務基層群眾的同時,積極發揮收集民情民意功能。此外,社區鼓勵居民積極參與議事協商,對群眾反映的問題及時進行分類登記、協調解決。今年以來,開展各類議事協商20余次,參與人數達到260余人次。
核心引領,建立網格聽事機制。在社區黨委的引領下,動員包片干部、網格員、居民組長等多元力量,定期走訪居民群眾,進行意見建議收集和矛盾糾紛排查,充分利用居民組會議議事、有事好商量的服務平臺等形式,收集社情民意,對反映的問題,區分即辦件、待辦件、上報件等類別,能現場解決的現場解決,不能現場解決的,整理形成議事議題,及時告知當事人并上報社區黨委,確保群眾急難愁盼在第一時間發現、第一時間上報、第一時間處置,較好實現了“小事不出網格、難事不出社區”。
貼心服務,合力破解群眾難題。群眾反映問題、社區黨委牽頭聯合分片包保干部、退職老干部、網格員等召開協商議事會議、實地協調解決。今年梳理征集的20余項居民反映的問題,涉及環保、人居環境、農田抗旱灌溉等問題,社區及時聯系網格員、居民組長召開議事會,進行協商解決。先后解決了汪塘大溝清淤、祝塘組農田灌溉等社區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切實做到件件有回應,事事有著落,讓群眾更暖心、順心、舒心。
“有事好商量”協商議事,商的是群眾著急的事,牽掛的事,需求的事,讓群眾話有地方說,意見有地方提。協商議事制度的推行,不僅有效化解居民組各類矛盾糾紛,還化解矛盾工作從被動響應為主動出擊,同時推動居民參與社區治理。“有事好商量議事會”不僅充分激發了居民自我服務、自我管理的積極性,讓社區居民自治的理念更深入人心,實現眾人的事情眾人商量,從而進一步提高社區基層治理水平,提升居民的幸福感和滿意度。(唐慧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