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橫鄉:種植赤松茸播撒新希望
日期:2024-04-10 08:22:44 來源: 點擊:
隨著氣溫的逐漸上升,宜秀區五橫社區食用菌種植基地里,一叢叢圓滾滾的“紅傘”如雨后春筍般破土而出,鮮嫩而肥厚,煞是可愛。4月6日上午,基地里工人們正有條不紊地采摘、分揀、裝箱,呈現一派繁忙景象。
2023年,五橫社區黨總支圍繞“支部強,產業旺、群眾富”的目標,立足當地資源優勢,多次召開專題會議,逐戶走訪調研,因地制宜,利用種植木耳、平菇的種植經驗,積極探索經濟發展新模式,采用“集體+合作社”的方式,利用秋收后閑置農用地,種植赤松茸,撐起產業振興的“富民傘”。
“利用閑置土地,今年我們種植50畝的赤松茸,采用新的種植模式,每畝產量大約在5000斤,以每斤5元的價格售出,銷往全國各地,預計收益可達80萬元。”基地負責人程邦明介紹,赤松茸又名大球蓋菇,是一種珍稀食用菌,是以雜木、玉米芯子等純天然養料作為基料的一種林下經濟作物,享有“素中之葷”“菌中之王”的美譽。
“不與農爭時、不與人爭糧、不與糧爭地”,五橫社區秉承“三不”原則,積極發展赤松茸種植,利用冬閑田,將大量廢棄秸稈轉化為富含優質蛋白質的健康食品,水稻秸稈被充分利用,種植過程中不使用任何農藥、化肥,保證了赤松茸純天然、無污染,真正實現了“秸稈變基質,菌渣變肥料”的多級利用模式,讓曾經的“冬閑田”變成了“增收田”,提高農戶收入,促進綠色發展,助力鄉村振興。
為更好地幫助赤松茸產業的發展,打造高品質菌菇,五橫社區多措并舉,通過多種方式提高種植技術水平,邀請“中國好人”“蘑菇大王”丁倫保全程參與技術指導,利用生物技術,篩選優良菌種,提高菌絲的抗病能力,采用有機栽培,保證產品的綠色安全,還通過舉辦培訓班、交流研討會等形式,真正了解種植全過程和注意事項,提高種植技術水平。
五橫社區黨總支書記楊善文介紹,下一步該社區繼續圍繞“集體+合作社”模式,積極推進“護生態+富民”的雙贏方案,立足于本地菌菇產業的發展,探索更多增收路徑,為五橫社區振興注入強大動力,打造更多產業振興“富民傘”。
(全媒體記者 何飛 通訊員 張佳)
上一篇:五橫鄉:“金葉子”香飄致富路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