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秀區白澤湖鄉芭茅村堅持黨建引領,積極做好矛盾糾紛調解工作,創新工作舉措,探索基層社會治理模式,不斷提升基層社會法治化水平。
激活黨建“紅引擎”,營造法治氛圍。芭茅村黨支部始終堅持以黨建為引領,激活基層共建共治,探索創新“黨建+法治”基層治理模式,充分發揮村黨支部的核心作用,通過印制宣傳標語、懸掛橫幅、普法宣傳冊等開展普法宣傳活動,把宣傳觸角延伸至村組一線。廣泛聽取群眾的意見建議,努力打造綜合性、一站式、專業化的便民服務平臺。
串起基層“萬條線”,強化法治力量。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法治文化廣場、法治長廊等室內外法治陣地,不斷提升基層運用法治方式處理群眾自治事務的能力。精心培育基層法治人才服務隊伍,將支部黨員、退伍軍人、人民調解員、網格員等培養成為“法律明白人”,積極開展村情民意走訪活動。結合 “議事庭院”、“百姓說事點”平臺,開展“一事一議”,充分發揮“中堅”力量在治理基層事務中的引導作用。
深挖特色“新元素”,釋放法治活力。整合村級自然資源和地理位置優勢,以“黨支部+”的發展模式,2020年至今建成草莓、黃桃采摘園,摩碼空間露營基地等多個旅游打卡地,結合法治文化元素,圍繞“風景線”“景觀帶”,融合“法治+文旅”普法新模式,每年開展法治宣傳活動不少于6場,實現“人在景中游、法在游中學”,打造普法“新高地”。
下一步,芭茅村黨支部將不斷完善法治建設,以黨建為引領,以村民需求為引導,進一步創新普法宣傳形式,優化普法內容,點燃普法宣傳的“紅色引擎”。
(方美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