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產業先行。安慶市宜秀區羅嶺鎮林春村堅持黨建引領,以產業發展為主線,緊緊圍繞興產業、促就業、帶民富的要求,因地制宜采取“合作社+基地+農戶”模式,大力發展優質的蔬菜大棚產業,增強自我“造血”功能,拓寬鄉村振興幸福路。
林春村切實與上級溝通,將實際情況同相關政策結合,積極尋求出路,謀求產業發展。先后通過扭轉潤家公司的20余畝土地、并于2022年依托上級政府申報了鄉村振興項目建起了大棚蔬菜產業基地,大大提高了土地的“含金量”,讓蔬菜大棚成了農民增收的“聚寶棚”。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也必將譜寫出林春村自我造血式的致富經,開拓出林春村穩步發展的振興路。
寒風呼嘯,林春村村兩委換上冬裝的同時,也不忘給“聚寶棚”里的蔬菜幼苗們換上更加厚實的“冬裝”。早在今年十月份,村兩委就帶領村民們趕在寒冬來臨之前加班加點為“聚寶棚”置上了新年的“新衣”,換上了一個更結實保暖的大棚。嶄新的塑料大棚在冬日暖陽之下熠熠生輝,讓人眼前一亮,更提振了大棚所有工作人員們干事創業,為林春村謀求更好發展的信心。
環境提升了,設備齊全了,緊接著當然是最不可或缺的“鄉村人才”們閃亮登場了。林春村村兩委積極動員組織村內骨干人員參與蔬菜大棚各項工作,妥善合理安排村內有務工需求的村民從事大棚內各項雜務。當然,創業的過程總是曲折艱辛的,大棚技術負責人王修志就表示:“剛開始我們對蔬菜大棚的建設、維護以及管理等一系列事務也是兩眼一抹黑,無從下手,后來也是通過請教專業人士,加上自己慢慢摸索,多方力量齊心協力才讓我們的蔬菜大棚逐漸走上正軌。如今看著大棚里這些綠油油的蔬菜幼苗,心里真是有種說不出的成就感。相信我們的蔬菜大棚一定會成為林春村的“金色名片”。這些活躍在基層的“田秀才”“土專家”們是實現鄉村產業發展的先鋒隊和生力軍,也將吸引匯聚更多人才投身農村這片大有作為大有前途的廣闊天地,成為助推鄉村振興的強力引擎。
林春村黨總支書記嚴勁文表示,接下來,“我們將繼續擴大蔬菜種植面積,逐步優化管理模式,從大棚建設、田間管理、技術培訓等方面入手,不斷激發村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形成規模性、效應性新型綠色蔬菜基地,使其成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強大力量。”